服务器之家

服务器之家 > 正文

了解虚拟化的灾难恢复实践和实用性

时间:2019-05-22 12:18     来源/作者:机房360

虚拟拟化灾难恢复的元素在物理世界中是不可用的,可以使IT生活更轻松。是不是该让组织实现虚拟化了吗?

虚拟化灾难恢复已经采取了一些复杂的灾难恢复措施,但是许多管理员误解或曲解了虚拟世界中这种模式转变的好处。关键的是,虚拟灾难恢复必须仍然保持真实的灾难恢复的最终结果。

良好灾难恢复的三个主要支柱是:

恢复时间目标:系统再次可用需要多长时间。

恢复点目标:数据应具备的时间点。

功能:确保灾难恢复实例按预期运行,服务器按计划进行运行,并按预期工作。

了解虚拟化的灾难恢复实践和实用性

具有功能和易用性的好处

任何灾难恢复测试都必须具备这三个主要支柱被认为是成功的。使虚拟化灾难恢复更容易的是它可以使用在物理世界中不可用的功能。

例如,虚拟机可以组合在一起以实现一致性,这意味着如果发生故障,则所有计算机都将彼此同步,并将恢复到相同的时间点。该功能在物理世界中是不可用的。

正确使用的崩溃一致的保护组可以将应用程序的所有层叠放在一起,将它们视为一个逻辑一致的单元或保护组。组织可以立即对该组机器进行故障转移并进行测试。这种易用性在物理世界中并不存在。

在虚拟化灾难恢复的另一个胜利中,在测试期间,真实世界和隔离网络的所有设置都将以崩溃一致的组创建。所有的艰苦工作都是预先完成的,通常需要三到四次鼠标单击可以对整个服务器或应用程序组进行故障转移。在现实情况下,这种易用性和规划意味着点击错误按钮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测试,测试:小心网络

通过虚拟化灾难恢复,可以利用虚拟基础架构获得胜利,因此可以使用它。与物理环境不同,可以使用的网络数量没有限制。

服务器可以故障切换到一个隔离网络,并在生产仍然运行的同时进行测试,并且需要小心谨慎。一个单独的网络可用于实际的灾难恢复故障转移。拥有独立的虚拟网络以实现真正的灾难恢复和测试是必须的。不这样做将会以失败而告终。

任何机器都可以轻松识别为灾难恢复功能测试。测试网络与生产环境物理隔离至关重要。如果正在功能测试的服务器可以与其他网络进行通信,则由于具有相同主机名的两台计算机尝试向ActiveDirectory服务器注册,所以存在损坏的风险,例如ActiveDirectory。

虚拟灾难恢复使得灾难恢复更容易,更快速,更容易出错。其缺点是为了使用所提到的技术,整个堆栈和所有的依赖关系需要被虚拟化。如果真有一个理性的迁移那些挥之不去的体检,那么就是这个了。

相关文章

热门资讯

2022年最旺的微信头像大全 微信头像2022年最新版图片
2022年最旺的微信头像大全 微信头像2022年最新版图片 2022-01-10
蜘蛛侠3英雄无归3正片免费播放 蜘蛛侠3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
蜘蛛侠3英雄无归3正片免费播放 蜘蛛侠3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 2021-08-24
背刺什么意思 网络词语背刺是什么梗
背刺什么意思 网络词语背刺是什么梗 2020-05-22
yue是什么意思 网络流行语yue了是什么梗
yue是什么意思 网络流行语yue了是什么梗 2020-10-11
暖暖日本高清免费中文 暖暖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韩国
暖暖日本高清免费中文 暖暖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韩国 2021-05-08
返回顶部

258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