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回归树模型其实就是用树形模型来解决回归问题,树模型当中最经典的自然还是决策树模型,它也是几乎所有树模型的基础。虽然基本结构都是使用决策树,但是根据预测方法的不同也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树上的叶子节点就对应一个预测值和分类树对应,这一种方法称为回归树。第二种,树上的叶子节点对应一个线性模型,最后的结果由线性模型给出。这一种方法称为模型树。
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其中的回归树。
回归树模型
CART算法的核心精髓就是我们每次选择特征对数据进行拆分的时候,永远对数据集进行二分。无论是离散特征还是连续性特征,一视同仁。CART还有一个特点是使用GINI指数而不是信息增益或者是信息增益比来选择拆分的特征,但是在回归问题当中用不到这个。因为回归问题的损失函数是均方差,而不是交叉熵,很难用熵来衡量连续值的准确度。
在分类树当中,我们一个叶子节点代表一个类别的预测值,这个类别的值是落到这个叶子节点当中训练样本的类别的众数,也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在回归树当中,叶子节点对应的自然就是一个连续值。这个连续值是落到这个节点的训练样本的均值,它的误差就是这些样本的均方差。
另外,之前我们在选择特征的划分阈值的时候,对阈值的选择进行了优化,只选择了那些会引起预测类别变化的阈值。但是在回归问题当中,由于预测值是一个浮点数,所以这个优化也不存在了。整体上来说,其实回归树的实现难度比分类树是更低的。
实战
我们首先来加载数据,我们这次使用的是scikit-learn库当中经典的波士顿房价预测的数据。关于房价预测,kaggle当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比赛,叫做:house-prices-advanced-regression-techniques。不过给出的特征更多,并且存在缺失等情况,需要我们进行大量的特征工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首先,我们来获取数据,由于sklearn库当中已经有数据了,我们可以直接调用api获取,非常简单:
1
2
3
4
5
6
|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boston boston = load_boston() X, y = boston.data, boston.target |
我们输出前几条数据查看一下:
这个数据质量很高,sklearn库已经替我们做完了数据筛选与特征工程,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为了方便我们传递数据,我们将X和y合并在一起。由于y是一维的数组形式是不能和二维的X合并的,所以我们需要先对y进行reshape之后再进行合并。
1
2
|
y = y.reshape( - 1 , 1 ) X = np.hstack((X, y)) |
hstack函数可以将两个np的array横向拼接,与之对应的是vstack,是将两个array纵向拼接,这个也是常规操作。合并之后,y作为新的一列添加在了X的后面。数据搞定了,接下来就要轮到实现模型了。
在实现决策树的主体部分之前,我们先来实现两个辅助函数。第一个辅助函数是计算一批样本的方差和,第二个辅助函数是获取样本的均值,也就是子节点的预测值。
1
2
3
4
5
6
|
def node_mean(X): return np.mean(X[:, - 1 ]) def node_variance(X): return np.var(X[:, - 1 ]) * X.shape[ 0 ] |
这个搞定了之后,我们继续实现根据阈值拆分数据的函数。这个也可以复用之前的代码:
1
2
3
4
5
6
|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ef split_dataset(X, idx, thred): split_data = defaultdict( list ) for x in X: split_data[x[idx] < thred].append(x) return list (split_data.values()), list (split_data.keys()) |
接下来是两个很重要的函数,分别是get_thresholds和split_variance。顾名思义,第一个函数用来获取阈值,前面说了由于我们做的是回归模型,所以理论上来说特征的每一个取值都可以作为切分的依据。但是也不排除可能会存在多条数据的特征值相同的情况,所以我们对它进行去重。第二个函数是根据阈值对数据进行拆分,返回拆分之后的方差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def get_thresholds(X, i): return set (X[:, i].tolist()) # 每次迭代方差优化的底线 MINIMUM_IMPROVE = 2.0 # 每个叶子节点最少样本数 MINIMUM_SAMPLES = 10 def split_variance(dataset, idx, threshold): left, right = [], [] n = dataset.shape[ 0 ] for data in dataset: if data[idx] < threshold: left.append(data) else : right.append(data) left, right = np.array(left), np.array(right) # 预剪枝 # 如果拆分结果有一边过少,则返回None,防止过拟合 if len (left) < MINIMUM_SAMPLES or len (right) < MINIMUM_SAMPLES: return None # 拆分之后的方差和等于左子树的方差和加上右子树的方差和 # 因为是方差和而不是均方差,所以可以累加 return node_variance(left) + node_variance(right) |
这里我们用到了MINIMUM_SAMPLES这个参数,它是用来预剪枝用的。由于我们是回归模型,如果不对决策树的生长加以限制,那么很有可能得到的决策树的叶子节点和训练样本的数量一样多。这显然就陷入了过拟合了,对于模型的效果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我们要限制每个节点的样本数量,这个是一个参数,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接下来,就是特征和阈值筛选的函数了。我们需要开发一个函数来遍历所有可以拆分的特征和阈值,对数据进行拆分,从所有特征当中找到最佳的拆分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
def choose_feature_to_split(dataset): n = len (dataset[ 0 ]) - 1 m = len (dataset) # 记录最佳方差,特征和阈值 var_ = node_variance(dataset) bestVar = float ( 'inf' ) feature = - 1 thred = None for i in range (n): threds = get_thresholds(dataset, i) for t in threds: # 遍历所有的阈值,计算每个阈值的variance v = split_variance(dataset, i, t) # 如果v等于None,说明拆分过拟合了,跳过 if v is None : continue if v < bestVar: bestVar, feature, thred = v, i, t # 如果最好的拆分效果达不到要求,那么就不拆分,控制子树的数量 if var_ - bestVar < MINIMUM_IMPROVE: return None , None return feature, thred |
和上面一样,这个函数当中也用到了一个预剪枝的参数MINIMUM_IMPROVE,它衡量的是每一次生成子树带来的收益。当某一次生成子树带来的收益小于某个值的时候,说明收益很小,并不划算,所以我们就放弃这次子树的生成。这也是预剪枝的一种。
这些都搞定了之后,就可以来建树了。建树的过程和之前类似,只是我们这一次的数据当中没有特征的name,所以我们去掉特征名称的相关逻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def create_decision_tree(dataset): dataset = np.array(dataset) # 如果当前数量小于10,那么就不再继续划分了 if dataset.shape[ 0 ] < MINIMUM_SAMPLES: return node_mean(dataset) # 记录最佳拆分的特征和阈值 fidx, th = choose_feature_to_split(dataset) if fidx is None : return th node = {} node[ 'feature' ] = fidx node[ 'threshold' ] = th # 递归建树 split_data, vals = split_dataset(dataset, fidx, th) for data, val in zip (split_data, vals): node[val] = create_decision_tree(data) return node |
我们来完整测试一下建树,首先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拆分。将原始数据拆分成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由于我们的场景比较简单,就不设置验证数据了。
拆分数据不用我们自己实现,sklearn当中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我们直接调用即可:
1
2
3
|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 = 0.2 , random_state = 23 ) |
我们一般用到的参数就两个,一个是test_size,它可以是一个整数也可以是一个浮点数。如果是整数,代表的是测试集的样本数量。如果是一个0-1.0的浮点数,则代表测试集的占比。random_state是生成随机数的时候用到的随机种子。
我们输出一下生成的树,由于数据量比较大,可以看到一颗庞大的树结构。建树的部分实现了之后,最后剩下的就是预测的部分了。
预测部分的代码和之前分类树相差不大,整体的逻辑完全一样,只是去掉了feature_names的相关逻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def classify(node, data): key = node[ 'feature' ] pred = None thred = node[ 'threshold' ] if isinstance (node[data[key] < thred], dict ): pred = classify(node[data[key] < thred], data) else : pred = node[data[key] < thred] # 放置pred为空,挑选一个叶子节点作为替补 if pred is None : for key in node: if not isinstance (node[key], dict ): pred = node[key] break return pred |
由于这个函数一次只能接受一条数据,如果我们想要批量预测的话还不行,所以最好的话再实现一个批量预测的predict函数比较好。
1
2
3
4
5
6
|
def predict(node, X): y_pred = [] for x in X: y = classify(node, x) y_pred.append(y) return np.array(y_pred) |
后剪枝
后剪枝的英文原文是post-prune,但是翻译成事后剪枝也有点奇怪。anyway,我们就用后剪枝这个词好了。
在回归树当中,我们利用的思想非常朴素,在建树的时候建立一棵尽量复杂庞大的树。然后在通过测试集对这棵树进行修剪,修剪的逻辑也非常简单,我们判断一棵子树存在分叉和没有分叉单独成为叶子节点时的误差,如果修剪之后误差更小,那么我们就减去这棵子树。
整个剪枝的过程和建树的过程一样,从上到下,递归执行。
整个逻辑很好理解,我们直接来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def is_dict(node): return isinstance (node, dict ) def prune(node, testData): testData = np.array(testData) if testData.shape[ 0 ] = = 0 : return node # 拆分数据 split_data, _ = split_dataset(testData, node[ 'feature' ], node[ 'threshold' ]) # 对左右子树递归修剪 if is_dict(node[ 0 ]): node[ 0 ] = prune(node[ 0 ], split_data[ 0 ]) if is_dict(node[ 1 ]) and len (split_data) > 1 : node[ 1 ] = prune(node[ 1 ], split_data[ 1 ]) # 如果左右都是叶子节点,那么判断当前子树是否需要修剪 if len (split_data) > 1 and not is_dict(node[ 0 ]) and not is_dict(node[ 1 ]): # 计算修剪前的方差和 baseError = np. sum (np.power(np.array(split_data[ 0 ])[:, - 1 ] - node[ 0 ], 2 )) + np. sum (np.power(np.array(split_data[ 1 ])[:, - 1 ] - node[ 1 ], 2 )) # 计算修剪后的方差和 meanVal = (node[ 0 ] + node[ 1 ]) / 2 mergeError = np. sum (np.power(meanVal - testData[:, - 1 ], 2 )) if mergeError < baseError: return meanVal else : return node return node |
最后,我们对修剪之后的效果做一下验证:
从图中可以看到,修剪之前我们在测试数据上的均方差是19.65,而修剪之后降低到了19.48。从数值上来看是有效果的,只是由于我们的训练数据比较少,同时进行了预剪枝,影响了后剪枝的效果。但是对于实际的机器学习工程来说,一个方法只要是有明确效果的,在代价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它就是有价值的,千万不能觉得提升不明显,而随便否定一个方法。
这里计算均方差的时候用到了sklearn当中的一个库函数mean_square_error,从名字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它的用途,它可以对两个Numpy的array计算均方差。
总结
关于回归树模型的相关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不仅亲手实现了模型,而且还在真实的数据集上做了实验。如果你是亲手实现的模型的代码,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虽然从实际运用来说我们几乎不会使用树模型来做回归任务,但是回归树模型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在它的基础上我们发展出了很多效果更好的模型,比如大名鼎鼎的GBDT。因此理解回归树对于我们后续进阶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深度学习普及之前,其实大多数高效果的模型都是以树模型为基础的,比如随机森林、GBDT、Adaboost等等。可以说树模型撑起了机器学习的半个时代,这么说相信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它的重要性了吧。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喜欢本文,可以的话,请点个关注,给我一点鼓励,也方便获取更多文章。
以上就是带你学习Python如何实现回归树模型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Python实现回归树模型的资料请关注服务器之家其它相关文章!
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techflow/p/13098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