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七:https无法缓存
许多人以为,出于安全考虑,浏览器不会在本地保存https缓存。实际上,只要在http头中使用特定命令,https是可以缓存的。
微软的ie项目经理eric lawrence写道:
"说来也许令人震惊,只要http头允许这样做,所有版本的ie都缓存https内容。比如,如果头命令是cache-control: max-age=600,那么这个网页就将被ie缓存10分钟。ie的缓存策略,与是否使用https协议无关。(其他浏览器在这方面的行为不一致,取决于你使用的版本,所以这里不加以讨论。)"
firefox默认只在内存中缓存https。但是,只要头命令中有cache-control: public,缓存就会被写到硬盘上。下面的图片显示,firefox的硬盘缓存中有https内容,头命令正是cache-control:public。
误解六:ssl证书很贵
如果你在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便宜的ssl证书,大概10美元一年,这和一个.com域名的年费差不多。而且事实上,还能找到的ssl证书。
在效力上,便宜的证书当然会比大机构颁发的证书差一点,但是几乎所有的主流浏览器都接受这些证书。
误解五:https站点必须有独享的ip地址
由于ipv4将要分配完毕,所以很多人关心这个问题。每个ip地址只能安装一张ssl证书,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如果你使用子域名通配符ssl证书(wildcard ssl certificate,价格大约是每年125美元),就能在一个ip地址上部署多个https子域名。比如,https://www.httpwatch.com和https://store.httpwatch.com,就共享同一个ip地址。
另外,ucc(统一通信证书,unified communications certificate)支持一张证书同时匹配多个站点,可以是完全不同的域名。sni(服务器名称指示,server name indication)允许一个ip地址上多个域名安装多张证书。服务器端,apache和nginx支持该技术,iis不支持;客户端,ie 7+、firefox 2.0+、chrome 6+、safari 2.1+和opera 8.0+支持。
误解四:转移服务器时要购买新证书
部署ssl证书,需要这样几步:
1. 在你的服务器上,生成一个csr文件(ssl证书请求文件,ssl certificate signing request)。
2. 使用csr文件,购买ssl证书。
3. 安装ssl证书。
这些步骤都经过精心设计,保证传输的安全,防止有人截取或非法获得证书。结果就是,你在第二步得到的证书不能用在另一台服务器上。如果你需要这样做,就必须以其他格式输出证书。
比如,iis的做法是生成一个可以转移的.pfx文件,并加以密码保护。
将这个文件传入其他服务器,将可以继续使用原来的ssl证书了。
误解三:https太慢
使用https不会使你的网站变得更快(实际上有可能,请看下文),但是有一些可以大大减少额外开销。
首先,只要压缩文本内容,就会降低解码耗用的cpu资源。不过,对于当代cpu来说,这点开销不值一提。
其次,建立https连接,要求额外的tcp往返,因此会新增一些发送和接收的字节。但是,从下图可以看到,新增的字节是很少的。
第一次打开网页的时候,https协议会比http协议慢一点,这是因为读取和验证ssl证书的时间。下面是一张http网页打开时间的瀑布图。
同一张网页使用https协议之后,打开时间变长了。
建立连接的部分,大约慢了10%。但是,一旦有效的https连接建立起来,再刷新网页,两种协议几乎没有区别。先是http协议的刷新表现:
然后是https协议:
某些用户可能发现,https比http更快一点。这会发生在一些大公司的内部局域网,因为通常情况下,公司的网关会截取并分析所有的网络通信。但是,当它遇到https连接时,它就只能直接放行,因为https无法被解读。正是因为少了这个解读的过程,所以https变得比较快。
误解二:有了https,cookie和查询字符串就安全了
虽然无法直接从https数据中读取cookie和查询字符串,但是你仍然需要使它们的值变得难以预测。
比如,曾经有一家英国银行,直接使用顺序排列的数值表示session id:
黑客可以先注册一个账户,找到这个cookie,看到这个值的表示方法。然后,改动cookie,从而劫持其他人的session id。至于查询字符串,也可以通过泄漏。
误解一:只有注册登录页,才需要https
这种想法很普遍。人们觉得,https可以保护用户的密码,此外就不需要了。firefox浏览器新插件firesheep,证明了这种想法是错的。我们可以看到,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劫持其他人的session是非常容易的。
咖啡馆的免费wifi,就是一个很理想的劫持环境,因为两个原因:
1. 这种wifi通常不会加密,所以很容易监控所有流量。
2. wifi通常使用nat进行外网和内网的地址转换,所有内网客户端都共享一个外网地址。这意味着,被劫持的session,看上去很像来自原来的登录者。
以twitter为例,它的登录页使用了https,但是登录以后,其他页面就变成了http。这时,它的cookie里的session值就暴露了。
也就是说,这些cookie是在https环境下建立的,但是却在http环境下传输。如果有人劫持到这些cookie,那他就能以你的身份在twitter上发言了。
原文:http://blog.httpwatch.com/2011/01/28/top-7-myths-about-https/
译文: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1/02/seven_myths_about_https.html 译者: 阮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