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3 月 9 日消息,腾讯今日对外发布《腾讯研发大数据报告》,披露了2019年公司在产品及技术研发方面的重要数据,据悉,这也是腾讯自技术委员会成立以来第一次主动对外披露研发相关大数据。
报告显示,腾讯在研发投入上持续加码。 2019 年,腾讯研发人员占比高达66%,同时,腾讯 2019 年新增研发项目超过 3500 个,随着腾讯全面拥抱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推进, 2019 年ToB项目数量比 2018 年增长了77%。
在代码数量上, 2019 年腾讯新增代码行数高达12. 9 亿,相比 2018 年增长了30%。
在研发效能方面,腾讯开发人员构建出了腾讯敏捷协作平台TAPD和腾讯工蜂这两大工具,可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数据显示,腾讯60%的项目团队规模在 20 人以下,47.8%的项目迭代周期在 1 周之内,平均每天完成用户需求 3802 个,而28%的需求可以在 1 天内得到响应。另外在Bug处理方面,46%的Bug在 1 天内得到解决,82%的Bug在 1 周内得到解决。
在研发的持续交付方面,腾讯平均每周构建次数达 80 万次,项目年均产物大小600G,年均交付次数 3000 次,推动修复代码Bug和安全漏洞 14 万个,编译加速累计节省编译耗时1. 9 个万小时。
在技术管理人员的研发参与度上,腾讯保持着强大的活力。腾讯74%的技术Leader仍在持续输出代码, 2019 全年,平均每人输出代码 3 万行,参与 140 次代码评审;38%的 12 级及以上技术专家潜心编码,平均每人输出代码3. 3 万行,参与 155 次代码评审。
对于腾讯来说,上述成果的取得,离不开腾讯 2019 年对优化技术研发环境、提升研发效能的重视。
2019 年 1 月 4 日, 2019 年 1 月 4 日,腾讯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由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技术工程事业群总裁卢山和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两名腾讯总办成员亲自牵头,下设“开源协同”和“自研上云”两个项目组和对外开源管理办公室,以此来促进内部代码的开放共享和协同共建,在内部开源基础上加码对外开源,并推动业务在云上全面整合。
在开源协同理念提出之后,腾讯从各个事业群梳理出了一些相对基础性的技术版块率先进行了开源协同的实践,其中腾讯CI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腾讯CIOteam是腾讯内部的一个跨团队虚拟组织,由IEG(互动娱乐事业群)的蓝鲸团队牵头,组织相关团队和个人共同进行腾讯统一的持续集成交付系统——腾讯CI的开发建设及运营,旨在减少重复劳动、提升研发效能。
经过一年时间,腾讯在内部的代码开放和技术协同方面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截止目前,腾讯CI的Oteam中,共有来自全腾讯的 303 名开发人员提交了自己开发的插件,用于对接各个事业群在CI流程中会用到的内部系统。
报告数据也显示,在技术协同方面,腾讯内部参与最多跨团队研发项目的人,为 24 个协作项目贡献了力量;涉及部门最多的研发协作项目,凝聚了 12 个部门的智慧;跨团队协作参与度最高的部门,加入了 113 个研发协作项目的建设。
报告显示,在内部开源方面,腾讯内部整体代码开源率由2019年年初的20%增长至年底的70%,代码协同共建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 2019 年腾讯内部新增协同代码库超 4400 个,Q4 较Q1 增长了56.3%。其中包含 53 个公司内部重点开源项目(涉及400多个代码库)在进行协同。
在外部开源方面,截至 2019 年年底,腾讯在Github自主开源项目数为 92 个,贡献者超过 1000 个,获得Star数超过 27 万,在Github全球公司贡献榜上的排名稳居前十。
2019 年全年,腾讯开源超过 22 个项目,包括TubeMo亿万级分布式消息中间件、TencentOStiny自研轻量级物联网操作系统、TKE腾讯云容器服务和TBase企业级分布式HTTP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在 2019 年接连开源。